首页 > 专业科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微观世界的实验事实:1.微观粒子通过狭缝有干涉衍射现象;2.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探针与样品之间不接触就产生电流;3.放射性原子核衰变时不需要外界提供能量。其中()。

A.1和2显示微观粒子具有波动性,3说明微观粒子具有隧道效应

B.2和3显示微观粒子具有波动性,1说明微观粒子具有隧道效应

C.1和3显示微观粒子具有波动性,2说明微观粒子具有隧道效应

D.1显示微观粒子具有波动性,2和3说明微观粒子具有隧道效应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微观世界的实验事实:1.微观粒子通过狭缝有干涉衍射现象;2.…”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洛埃镜实验中,狭缝光源S1和它的虚像S2在离镜左边20cm的平面内(参见题11-11图),镜长30
洛埃镜实验中,狭缝光源S1和它的虚像S2在离镜左边20cm的平面内(参见题11-11图),镜长30

cm.在镜的右面边缘处放置一毛玻璃光屏E.如S1到镜面的垂直距离为2.0mm,使用波长为7.2x10-7m的红光.试计算镜面右边缘到第一条明纹的距离。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基础科学研究需要包括哪几步法则?()

A.首先查资料,建立科学假设,开展实验,获得结果

B.首先查资料,找到一篇我感兴趣的论文,换一种研究材料做实验,得到结果

C.选题(提出问题),获取事实,建立假设,通过实验验证假设,获得结果/结论,发表结论并接受社会评价

D.提出科学问题,立即进行实验,走一步看一步,最终从实验数据中获得有用结果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就是按照一定的研究目的,通过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和经验研究手段,有步骤地实地考察有关的现象,收集大量的、具体的事实,在对这些资料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探索现象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的一种自觉认识活动。

A.实验研究方法

B.调查研究方法

C.实地研究方法

D.理论研究方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题目来源:1月6日上午福建省福州市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二力平衡2.内容:二力平衡的条件力平衡

题目来源:1月6日上午福建省福州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二力平衡

2.内容:

二力平衡的条件

力平衡的情况最简单,下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实验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如图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向挂在小车两端的托盘里加砝码。观察小车在什么条件下会保持运动状态不变?

1.使两托盘里的砝码质量不相等;

2.使两托盘里的砝码质量相等;

3.保持两托盘里的砝码质量相等,

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

......

请把实验条件和现象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实验结果。总结二力平衡需要的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3.基本要求:

(1)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2)要有适当板书;

(3)试讲中至少设置一次小组讨论。

答辩题目

1.在探究“三万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有的学生说可以用轻质里的纸顿代替小车做受力物体,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2.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区别?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实验与观察、数据处理与分析、实验研究结果的得出是正文的最重要成分,应给予极大的重视,要重视
事实。()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题目来源:1月7日下午山东临沂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空气的成分2.内容:实验2-1:实验装置如图2-3

题目来源:1月7日下午山东临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空气的成分

2.内容:

实验2-1:

实验装置如图2-3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

图2-3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在这一反应中,红磷(化学符号P)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叫做五氧化二磷(化学符号P2O5)的新物质。这一反应可用文字表示如下: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约1/5,说明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了,消耗的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在19世纪末以前,人们深信空气中仅含有氧气和氮气。后来人们陆续发现了氦、氖、氩、氪、氙、氡等稀有气体,才认识到空气中除了氧气和氮气外,还有其他成分。目前,人们已能用实验方法精确地测定空气的成分。

通过实验测定,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图2-4空气成分示意图

3.基本要求:

(1)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简单的板书设计。

(2)教学过程中要有课堂互动环节。

(3)请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题目来源:1月7百下午安徽省淮南地区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2.内容:通电螺线管

题目来源:1月7百下午安徽省淮南地区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2.内容: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既然电能生磁,为什么手电筒在通电时连一根大头针都吸不动?这是因为它的磁场太弱了。如果把导线绕在圆筒上,做成螺线管(也叫线圈,如下图),各圈导线产生的磁场叠加在一起,磁场就会强得多。

我们已经通过磁感线的分布了解了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周围的磁场,那么,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怎样分布的,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研究。

演示

如下图所示,在螺线管的两端各放一个小磁针,并在硬纸板上均匀地撒满铁屑。通电后观察小磁针的指向,轻敲纸板,观察铁屑的排列情况。改变电流方向,再观察一次。

实验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

1.在我们熟悉的各种磁体的磁场中,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可能与哪种磁体的相似?

按照下图布置器材。为使磁场加强,可以根据实验现象画出小磁针的方向。

3基本要求:

(1)试讲十分钟左右;

(2)要有过程性评价;

(3)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答辩题目

1.你认为你的试讲有什么优点?

2.安培定则是怎么表述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科学研究强调科学事实的认定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客观性原则

B.实验原则

C.公正原则

D.可重复性原则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题目来源:1月6日上午山东省青岛市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压强2.内容:压强从上述事例可以看到。蚊

题目来源:1月6日上午山东省青岛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压强

2.内容:

压强

从上述事例可以看到。蚊子的口器对皮肤的压力虽然不大,但由于口器十分尖锐,因而能轻易刺穿皮肤;骆驼虽重,但脚掌面积很大。因而不会深陷沙中。这使我们想到:压力对物体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应该跟受力面积有关让我们尝试通过实验来检验上述想法。

实验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如图甲图把小桌放在海绵上:乙图在桌面上放一个砝码;丙图把小桌翻过来。桌面朝下,并在其上放一个砝码。注意观察三次实验时海绵被压下的深浅,这显示了压力作用的效果。

考虑海绵所受小桌对它的压力和受力面积两个因素,甲图和乙图相比,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乙图和丙图相比,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压力作用的效果各有什么区则?

想一想,从上面的实验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要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就应取相同的受力面积。在物理学中,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pressure).

如果用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物体的受力面积,那么有

压强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面积所受的压力。压强越大,压力产生的效果越明显。

3.基本要求:

(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如果试讲内容有实验,则要描述具体实验过程。(2)试讲过程中要有启发性提问。

(3)要求适当板书。

(4)注意结合生活实际。

答辩题目

1.你认为压强在初中物理力学中有什么样的地位?

2.本课的教法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信息是指根据经验、观察、实验、计算机内部程序以及一组假设条件所收集到的事实集合体。数据包含数
字、词语以及映像。()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下列哪些不属于科学数据的基本特征?()A、是观测、实验和计算等科学活动中产生的数据或事实属性B

A.是观测、实验和计算等科学活动中产生的数据或事实属性

B.不可共享和不可重复使用

C.反映了自然世界存在的客观规律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