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需科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判断题]

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时,应按试验确定的级配和最佳含水率,以及现场施工的压实度标准成型标准试件进行CBR强度试验。()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时,应按试验确定的级配和最佳含水率,以及现…”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过渡段级配碎石中水泥掺加量允许偏差为试验配合比0~+0.5%。()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过渡段级配碎石中水泥掺加量允许偏差为试验配合比0~+0.5%。()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组成设计的目的是()

A.确定水泥稳定碎石的抗压强度

B.确定矿料的级配组成

C.确定水泥剂量

D.确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水泥、石灰、粉煤灰、级配碎石类混合料路拌要有以下试验资料()。

A.混合料配合比实测数值(水泥、粉煤灰、石灰含量)

B.混合料的活性氧化物含量

C.混合料最佳干密度

D.混合料颗粒筛析结果

E.混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7d)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不符合规定的是:()。

A.基床表层的填筑应按“四区段、六流程”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每个区段的长度应根据使用机械的能力、数量确定,一般宜在100m以上。各区段或流程内严禁几种作业交叉进行

B.基床表层下层的级配碎石可采用摊铺机或平地机摊铺,但面层应采用平地机进行摊铺

C.级配碎石混合料碾压时的含水量应控制在由工艺试验确定的施工允许含水量范围内

D.碾压应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各区段交接处应相互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0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关于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拌和机按生产配合比结果进行试拌、

关于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拌和机按生产配合比结果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并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

B 对确定的标准配合比,不必进行车辙试验和水稳定性试验

C 确定施工级配不允许波动范围

D 经设计确定的标准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

E 必要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关于级配碎石路拌法施工工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轻型击实试验确定其最大干密度B对于二级

关于级配碎石路拌法施工工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轻型击实试验确定其最大干密度

B对于二级以及二级以上公路应采用稳定土拌和机拌和级配碎石,并应拌和两遍以上,拌和深度应直到级配碎石层底

C使用12t以上三轮压路机碾压,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15~18cm

D施工中,两作业段的横接缝应搭接拌和,即第一段拌和后留5~8m不碾压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某框架结构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施工要求混凝土拥落度为30~50mm,根
据施工单位历史资料统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5MPa。可供应以下原材料:水泥:P.0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密度为ρc=3.10g/cm3,水泥的富余系数为1.08;中砂:级配合格,砂子表观密度ρ0s=2.60g/cm3;石子:5~30mm碎石,级配合格,石子表观密度ρ0g=2.65g/cm3。设计要求:(1)混凝土计算配合比。

(2)若经试配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等均符合要求,无需作调整。又知现场砂子含水率为3%,石子含水率为1%,试计算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属于目标配合比设计内容的是()

A、选择级配范围

B、确定料仓供料比例

C、确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

D、验证混合料强度技术指标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按照《GB50092-96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中,按规定的击实次数成型马歇尔试件,对()应采用蜡封法测定试件的密度,进行体积组成分析。

A.吸水率大于2%的沥青碎石混合料

B.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C.吸水率大于20%的I型沥青混合料

D.吸水率大于2%的II型沥青混合料

E.空隙率较大的沥青碎石混合料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用图解法(或电算法)确定沥青混合料的矿料配合比比例时,必须具备的已知条件是()

A.各矿料的相关密度

B.各矿料的筛分结果

C.混合料类型及级配要求

D.粗集料公称最大粒径

E.粗集料品种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