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试题库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需求

B.资本主义进一步殖民扩张

C.中西交流的加强

D.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答案
收藏

A、工业革命的需求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相关的问题
第1题
近代科学革命发生于()

A.16~17世纪

B.18~19世纪

C.20世纪初

D.二战以后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在服装史上也把17世纪初到18世纪初出现的装饰过剩的奇异装束称为()。‍

A.哥特样式

B.古典主义样式

C.洛可可样式

D.巴罗克样式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纺织女》一画的作者是17世纪西班牙著名的画家委拉斯开兹,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伟大现实主义画家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谭其骧先生所主张的“历史时期的中国”是以什么时期的中国疆域为准的()。

A.17世纪中期清朝建立时期的中国疆域

B.18世纪中期清朝平定准噶尔汗国之后的中国疆域

C.20世纪初中华民国成立时期的中国疆域

D.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疆域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下列关于名著阅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首先在于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B.《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还在于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

C.埃德加•斯诺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D.1936年,英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表2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舆论对世界形势的描绘。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维新变法时期国人华夷观念开始动摇

B.近代中国人对中华民族前途深感绝望

C.近代中国人开始探索和了解世界形势

D.民族危机加深推动国人关注世界局势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17世纪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教育研究多样化时期。()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我国最早的一部儿童总集《演小儿语》编辑成集的时间为()。

A.16世纪末

B.16世纪初

C.17世纪中叶

D.18世纪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西方人最禁忌的数字是(),因为耶稣受难前最后的晚餐中一共是()人。

A.8

B.10

C.13

D.18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马克思认为,中国的崛起将改变的不仅仅是世界经济格局,还将彻底动摇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的时间是()。A.14世纪末15世纪初B.19世纪末20世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的时间是()。

A.14世纪末15世纪初

B.19世纪末20世纪初

C.16世纪末17世纪初

D.17世纪末18世纪初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