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试题库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1.图6中的物体应为()A.棱锥B.棱台C.棱柱D.圆锥2.图6中的所有投影面上的重影点共有()个A.4B.2C.

1.图6中的物体应为()A.棱锥B.棱台C.棱柱D.圆锥2.图6中的所有投影面上的重影点共有()个A.4B.2C.

1.图6中的物体应为()A.棱锥B.棱台C.棱柱D.圆锥2.图6中的所有投影面上的重影点共有()个A

1.图6中的物体应为()

A.棱锥

B.棱台

C.棱柱

D.圆锥

2.图6中的所有投影面上的重影点共有()个

A.4

B.2

C.16

D.8

3.图6中直线AB和BC的夹角为()

A.直角

B.锐角

C.不能确定

D.钝角

4.图6中,铅垂面应为()个

A.2

B.6

C.8

D.4

5.图6中,侧垂线应为()条

A.8

B.6

C.4

D.2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1.图6中的物体应为()A.棱锥B.棱台C.棱柱D.圆锥2.…”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分别作出吸气罩的上部正四棱台和下部具有斜截口的正四棱柱的侧面展开图。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题目来源:1月7日下午山东省枣庄市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远视眼及其矫正2.内容:远视眼及其矫正

题目来源:1月7日下午山东省枣庄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远视眼及其矫正

2.内容:

远视眼及其矫正

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自近处某点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了。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图甲)。凸透镜能使光会聚,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合适的凸透镜,就能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图乙)。

人们上了年纪以后,眼睛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太近、太远的物体都看不清楚。

3.基本要求:

(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2)要求适当板书。

(3)注意结合生活实际。

答辩题目

1.远视眼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2.学完本节课后如何健康用眼?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题目来源:1月6日上午山东省青岛市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压强2.内容:压强从上述事例可以看到。蚊

题目来源:1月6日上午山东省青岛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压强

2.内容:

压强

从上述事例可以看到。蚊子的口器对皮肤的压力虽然不大,但由于口器十分尖锐,因而能轻易刺穿皮肤;骆驼虽重,但脚掌面积很大。因而不会深陷沙中。这使我们想到:压力对物体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应该跟受力面积有关让我们尝试通过实验来检验上述想法。

实验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如图甲图把小桌放在海绵上:乙图在桌面上放一个砝码;丙图把小桌翻过来。桌面朝下,并在其上放一个砝码。注意观察三次实验时海绵被压下的深浅,这显示了压力作用的效果。

考虑海绵所受小桌对它的压力和受力面积两个因素,甲图和乙图相比,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乙图和丙图相比,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压力作用的效果各有什么区则?

想一想,从上面的实验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要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就应取相同的受力面积。在物理学中,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pressure).

如果用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物体的受力面积,那么有

压强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面积所受的压力。压强越大,压力产生的效果越明显。

3.基本要求:

(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如果试讲内容有实验,则要描述具体实验过程。(2)试讲过程中要有启发性提问。

(3)要求适当板书。

(4)注意结合生活实际。

答辩题目

1.你认为压强在初中物理力学中有什么样的地位?

2.本课的教法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题目来源:1月6日上午山东省青岛市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电荷在导体棒的定向移动(导体和绝缘体)

题目来源:1月6日上午山东省青岛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电荷在导体棒的定向移动(导体和绝缘体)

2.内容:

导体和绝缘体

带电的物体有时会与其他的物体接触,从而失去电荷。那么,什么物体容易传导电荷,什么物体不容易传导电荷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

演示

电荷在金属棒中的定向移动

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电,B不带电。可以看到A的金属箔张开,B的金属箔闭合。

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演示电荷在金属棒中的定向移动力:西

图1514

1.用橡胶棒把A和B连接起来(图左),观察A、B金属箔的张角有什么变化。

2.再次使A带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图右),观察A、B金属箔的张角有什么变化。与用橡胶棒的情况一样吗?

实验现象是,用橡胶棒连接,验电器图A、B金属箔的张角没有变化:用金属棒连接。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这表明,验电器B也带了电。就是说,有一部分电荷通过金属棒从A移动到了B,电荷发生了移动。

电荷在金属中可以定向移功,说明金属是可以导电的。有的物体容易导电,叫做导体(conductor)。金属、人体、大地、石器、食盐水溶液等都是导体。有的物体不容易导电。叫做绝缘体(insulator)。橡胶、玻璃、塑料等都是绝缘体。

在金属中,部分电子可以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内部自由移动,这种电子叫做自由电子。金属导电,靠的就是自由电子。

3.基本要求:

(1)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2)要有适当板书;

(3)教学中体现生活实例。

答辩题目

1.绝缘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导电吗?

2.电解质溶液导电和金属导电有什么不同?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题目来源:1月7日上午吉林省长春市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静摩擦力2.内容:静摩擦力:如图3.31甲,

题目来源:1月7日上午吉林省长春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静摩擦力

2.内容:

静摩擦力:如图3.31甲,小孩轻推箱子,箱子有相对地面运动的趋势,但他没有推动,箱子与地面仍然保持相对静止。根据初中所学的二力平衡的知识,这时一定有一个力与推力平衡。这个力与小孩对箱子的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个力就是箱子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由于这时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所以这时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static frictional force)。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小孩用更大的力推,箱子还是不动(图3.3-1乙)。同样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这时箱子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力还跟推力大小相等。只要箱子与地面间没有产生相对运动,静摩擦力的大小就随着推力的增大而增大,并与推力保持大小相等。

演示

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在拉力F增大到一定值之前,木块不会运动。

在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下轻塞一个小纸团,它可以随指针移动,并作为指针到达最大位置的标记(下图)。继续用力,当拉力达到某一数值时木块开始移动,此时拉力会突然变小。

如果用力的传感器代替弹簧测力计做这个实验,能够在计算机屏算上直接得到拉力变化的图线。

静摩擦力的增大有一个限度。静摩擦力的最大值Fmax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刚刚开始运动时的拉力。两物体间实际发生的静摩擦力F在0与最大静摩擦力Fmax之间,即0<F≤Fmax3.基本要求:

(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2)要求适当板书。

(3)试讲过程要注意引导。

答辩题目

1.静摩擦力做不做功?

2.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吗?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补画出正六棱台的侧面投影,并补全属于棱台表面的线段AB、BC、CD的其他两面投影。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当母线为直母线且于回转轴相交时,形成的曲面立体称为()。

A.长方体

B.棱台体

C.圆柱体

D.圆锥面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题目来源:1月7日上午河南省南阳市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物重与物体下落快慢2.内容:3.基本要求:

题目来源:1月7日上午河南省南阳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物重与物体下落快慢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2)要求适当板书。

(3)注意结合生活实际。

答辩题目

1.重力加速度为什么随纬度升高而增大,随着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2.在教学中你是如何帮助学生克服“重的物体下落快”这个思维定势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当母线为直母线且平行于回转轴时,形成的曲面立体称为()。

A.长方体

B.棱台体

C.圆柱体

D.棱锥体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把质量为m的物体,从地球(半径为R)表面升高到离地面距离为h的位置时,需做功为();而若使物体远离地球不再返回地面,物体离开地球时的初速度至少应为().
把质量为m的物体,从地球(半径为R)表面升高到离地面距离为h的位置时,需做功为();而若使物体远离地球不再返回地面,物体离开地球时的初速度至少应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在中国一号信令系统中,记发器信令中的后向信令频率采用()。

A.6中取2

B.5中取2

C.4中取2

D.3中取2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