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需科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多选题]

根据民法总则关于显失公平民事法律行为的相应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以下哪种情形时,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予以撤销?()

A.无民事行为能力

B.处于危困状态

C.缺乏判断能力

D.虚假意思表示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根据民法总则关于显失公平民事法律行为的相应规定,一方利用对方…”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事法律行为中意思表示瑕疵的形态有()。

A.重大误解

B.欺诈

C.显失公平

D.趁人之危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不满()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A.7

B.8

C.10

D.12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民法总则所称的重大误解不包括()。

A.对民事法律行为性质的误解

B.对民事法律行为相对人的误解

C.对民事法律行为内容的误解

D.对民事法律行为动机的误解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民法总则》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予以撤销。

A.人民法院

B.仲裁机构

C.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A.未成年人小赵(13周岁)乘坐公交时投币1元

B.23周岁的王某继承其父亲财产后,购买了一辆快艇

C.甲欲购买IPHONEXS,售货员乙误将标价“8399”元看成“3999”元,以“3999”元的价格出售给甲

D.丙、丁签订了买卖毒品的合同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

A.撤销

B.废止

C.裁判无效

D.其他选项都不对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无权处分行为、物权代理行为、显失公平的行为均属于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委托代理属于双方法律

无权处分行为、物权代理行为、显失公平的行为均属于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委托代理属于双方法律行为。()

A.正确

B.错误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属于法定代理终止的有()

A.被代理人恢复民事行为能力

B.代理人死亡

C.被代理人死亡

D.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根据《民法总则》,民事主体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民事主体的财产不足以支付的,优先用于承担()。

A.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B.民事责任

C.行政责任

D.刑事责任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下列关于民法上代理的说法哪项是正确的()

A.代理人为被代理人的利益进行法律行为

B.代理所产生的权利和义务由代理人和被代理人共同享有和承担

C.代理人必须具备民事行为能力

D.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法律行为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