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需科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1分子葡萄糖在糖酵解过程中可以生成几分子丙酮酸()

A.1分子

B.2分子

C.3分子

D.4分子

E.5分子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1分子葡萄糖在糖酵解过程中可以生成几分子丙酮酸()”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在肝脏中2分子乳酸转变为1分子葡萄糖,需耍消耗几分子ATP? ()。

A.3

B.4

C.5

D.6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关于糖酵解的正确叙述是?()

A.不消耗ATP

B.全过程是可逆的

C.生成38分子ATP

D.在细胞液中进行

E.终产物是CO2和H2O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在禁食或饥饿期间脂肪被动员,这时从脂肪细胞的脂肪分子中释放出来的甘油的主要代谢命运是:()。

A.停留在脂肪细胞,用来制造更多的脂肪

B.进入β-氧化途径

C.进入糖酵解被彻底氧化,产生能量

D.进入糖异生途径转变成葡萄糖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在动物细胞匀浆(假定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途径都是正常的)中分别加入下列底物,彻底氧化成CO2时,分别能产生多少分子ATP?丙酮酸(Pyruvate)()ATP;葡萄糖(Glucose)()ATP;乙酰轴酶A(Acetyl-CoA)()ATP。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参加聚合的单体中至少有一种含有两个以上的官能团,在反应过程中,分子链从多个方向增长,可以生成支化和交联聚合物的逐步聚合反应称为()。‏
‍参加聚合的单体中至少有一种含有两个以上的官能团,在反应过程中,分子链从多个方向增长,可以生成支化和交联聚合物的逐步聚合反应称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在麦克斯韦分布下,(1)计算温度T1=300K和T2=600时氧气分子最可几速率v1和v2;(2)计算在这两温度下的最可几速率附近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率;(3)计算300k时氧分子在2v,处单位速率区间内分子数占总分子的比率。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每一分子软脂酸(16碳)完全氧化为CO2和H2O净生成的能量可以使多少分子的葡萄糖转化为甘油醛-3-磷酸?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醇在分子内脱水可以生成醚。()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孕妇由于妊高征应用硫酸镁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膝反射消失,呼吸浅而慢,每分钟10次。此患者除立即停药外应给下述哪种药()

A.静注低分子右旋糖酐

B.肌注山茛菪碱

C.静注10%葡萄糖酸钙

D.静注50%葡萄糖

E.5%葡萄糖静脉滴注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蔗糖是一种二糖,其分子组成是:()。

A.2分子葡萄糖

B.2分子果糖

C.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

D.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

E.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乳糖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题目来源:1月6日上午河北省保定市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乙醇2.内容:【观察与思考】【实验1】观察钠

题目来源:1月6日上午河北省保定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乙醇

2.内容:

【观察与思考】

【实验1】观察钠的保存方法,并向1~2mL无水乙醇中投入一小粒金属钠,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2】向试管中加入3~4mL无水乙醇,浸入50℃左右的热水中,以保持反应所需温度。将铜丝烧热,迅速插入乙醇中,反复多次,观察并感受铜丝颜色和乙醇气味的变化。

思考下列问题:

1.实验1中金属钠与煤油、无水乙醇是否发生反应?从实验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在进行实验2的过程中,铜丝的颜色先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乙醇在实验中是被氧化还是被还原?

煤油是多种烷烃的混合物,实验表明这些烷烃分子中与碳原子相连的氢不能被金属钠置换。但乙醇分子中羟基(-OH)上的氢原子能被金属钠置换。我们已经知道水分子中-OH上的氢原子也能被金属钠置换,水与金属钠反应比乙醇与金属钠反应要剧烈得多。

金属钠与乙醇反应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乙醇在铜、银等催化剂存在下可以被氧气氧化,生成具有特殊气味的乙醛。

3.基本要求:

(1)认识乙醇与钠的反应、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2)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板书设计。

(3)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

(4)教学过程中实验操作进行模拟演示即可。

答辩题目

1.你是如何导入新课的,为什么采用这种方法?

2.在醇生成烯烃的消去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