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需科目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男性,50岁。吸烟史30年,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丝3周,胸片显示右肺门处阴影增大,纵隔增宽,右上叶不张,进一步检查是:()。

A.结核菌素试验

B.痰细胞学检查

C.支气管镜检查

D.痰培养加药敏试验

E.经胸壁穿刺活组织检查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安装优题宝APP,拍照搜题省时又省心!
更多“男性,50岁。吸烟史30年,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丝3周,胸片…”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男性,66岁。因进行性呼吸困难2周就诊,无咳嗽、发热、胸痛。吸烟史40年。胸部X线片示左侧大量胸腔积液。患者大量胸腔积液最可能的原因是()。

A.结核性胸膜炎

B.恶性胸腔积液

C.心衰

D.肺炎引起的胸腔积液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患者,男,环卫工人,55岁。因心悸、气短、双下肢浮肿4天就诊。20年来,患者经常出现咳嗽、咳痰,尤以冬季为甚。

近3年来,自觉心悸、气短,活动后加重,时而双下肢浮肿,但休息后缓解。2天前因受凉病情加重,出现腹胀,不能平卧。病人有吸烟史30年。体格检查:消瘦,有明显发绀。颈静脉怒张,桶状胸,叩诊两肺呈过清音,双下肢凹陷性浮肿。实验室检查:WBC13.0×109/L,PaO275mmHg,PaCO260mmHg

1、对病人做出诊断并说明诊断依据。

2、根据本例患者的症状、体征,分析肺部的病理变化。

3、分析病人患病的原因和疾病的发展演变过程?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男,56岁,活动后气短、乏力伴间断胸部咳嗽、咳少量白黏痰半年。查体:未见阳性体征,血常规。既往吸烟30年,X线片未见异常。为明确诊断,宜首选的检查是()。

A.超声心动图

B.动脉血气分析

C.肺部CT

D.肺功能

E.支气管镜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以下哪个措施不属于慢阻肺的二级预防()

A.全民禁止室内吸烟

B.戒烟

C.有吸烟史的40岁男子进行肺功能检查

D.有慢性咳嗽咳痰的病人进行肺功能检查

E.给慢阻肺病人接种肺炎疫苗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胸外科病人手术前如何做好呼吸道护理:()。

A.有吸烟史者应劝其戒烟

B.训练病人做深呼吸运动及腹式呼吸

C.指导病人学会有效咳嗽与排痰方法

D.痰液黏稠者,行雾化吸入

E.术前常规应用抗生素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患者男性,50岁,一年来阵发性胸闷均持续几分钟自行缓解,3天来常于夜间熟睡时因呼吸困难突然憋醒,被迫坐起,十余分钟后症状逐渐缓解,既往无类似发作史.可能为

A.支气管哮喘

B.慢性支气管炎

C.肺气肿

D.大气管异物

E.左心功能不全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男,60岁,咳嗽,痰中带血3个月,既往有“老慢支”,40年吸烟史,人院后各项检查结果证实为左侧中央型肺癌。该病人若全身情况好,治疗方式应选择()。

A.肺楔形切除术

B.肺段切除术

C.化学疗法

D.放射疗法

E.全肺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患者,李某,65岁,慢性咳嗽咳痰30年,吸烟40年,1天前受凉后咳嗽、咳痰,痰液黄色,量多,气促,以“COPD”收治入院,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口唇发绀,呼吸困难明显,动脉血气分析示:PaO258mmHg, PaCO260mmHg, pH7.3, SaO287%, HCO3- 31mmHg,患者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以下护理措施哪一项是正确的()。

A.上机前向患者解释该治疗的目的,并指导他配合呼吸肌的方法

B.根据患者脸型选择合适的面罩或鼻罩

C.帮助患者配戴鼻面罩后立即离开患者

D.使用过程中观察鼻面罩的密闭性,有无发生胃扩张

E.帮助患者尽量采取45度以上的半卧位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李某,59岁,男性,汉族,因“发现血压升高1年”来某健康管理中心咨询,近期健康信息如下:自测血压15
6/96mmHg,曾自行口服降压药物,进来无心悸,气短和心前区痛,既往无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史。吸烟30余年,平均每日吸烟20~25支,不嗜酒,偶尔锻炼,父亲死于脑出血,母亲死于冠心病,弟弟有糖尿病。

1.李某的主要健康危险因素中,可改变的是()。

A、冠心病家族史

B、男性

C、脑出血家族史

D、糖尿病家族史

E、高血压

2.对李某开展健康风险评估前,应该补充的检查不包括()。

A、体检测量;身高、体重、腰围等

B、血脂、血糖

C、胃镜

D、尿微量白蛋白

E、辅助检查;心电图、颈动脉超声、胸部X线检查

3.李某检查结果,身高173cm,体重87kg,腰围103cm,血尿酸436µmo1/L,对李某健康指导的建议中不妥的是()。

A、多吃海鲜、豆腐以摄入优质蛋白质

B、总能量控制

C、加强身体活动,争取每周5天以上,每天30min以上运动

D、下决心戒烟

E、清淡少盐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患者,男性,37岁,有吸毒史,食欲不振,盗汗,消瘦,反复咳嗽咳痰半年。查体:T37.5℃,P78次/分,R18次/分,BP107/72mmHg。神清,颌下淋巴结肿大1cm×1.2cm左右,质软,无压痛,无粘连,可活动,左肺可闻及湿啰音。化验:WBC3.8×10\super9\nosupersub/L,淋巴细胞总数1200/ml。尿蛋白++。胸部X线显示间质性肺炎。如该病人被确诊为艾滋病,导致感染艾滋病的最可能途径为:

A.不良性行为

B.针刺吸毒

C.母婴传播

D.输注受染血制品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吴女士,50岁,25年吸烟史,本人无糖尿病,血压150/90mmHg,体重指数25kg/㎡,总胆固醇5.46mmo1/L,用

冠心病和脑卒中综合危险度评估方法对吴女士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为:吴女士的缺血性心血管的患病风险是7.6%,比一般人群高2.8倍,应建议尽快控制健康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的风险,请根据吴女士情况回答问题。

1.不属于常用的个人健康风险识别方法的是()。

A、健康体检

B、健康教育

C、健康咨询

D、健康调查

E、健康问卷

F、健康评估

2.结合本案例,请列出健康风险评估的基本模块()。

A、跟踪指导

B、健康咨询

C、定期回访

D、健康评估结果报告

E、健康信息采集(问卷、体检)

F、危险度计算

3.经计算,吴女士通过全面健康管理,她的患病风险减少了5%,请问吴女士的理想危险度是()。

A、5%

B、5.6%

C、2.6%

D、1.6%

E、7.6%

F、1%

4.吴女士当前的缺血性心血管的患病风险比一般人群高2.8倍,描述正确的是()。

A、吴女士的不可改变危险因素不包括糖尿病家族史

B、吴女士的健康风险主要是来自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C、吴女士的健康风险分值高于人群的平均水平

D、吴女士需要进行健康管理来降低风险

E、吴女士的可改变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超重等

F、吴女士的不可改变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糖尿病家族史等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